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实现稳步发展,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我们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产力,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速能源转型革命、催生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源泉,是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关键路径。
以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涌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应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学科深度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在科技前沿基础领域的创新探索。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体系,引领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催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萌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应用人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以技术攻关和应用促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加快推动前沿科技引领下的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激发制造业绿色内生动力,锻造“双碳”目标下全球产业链的绿色竞争优势。顺应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把握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推动新一代前沿技术全面赋能绿色产业体系。
以绿色转型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以绿色生产力倒逼技术创新、实现传统模式的绿色可持续转型。以标准化的绿色和智能生产,倒逼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力的“最优解”。推进能源经济体系的绿色安全可持续转型。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的关系,推动“绿电”“绿氢”等产业的零碳化耦合。形成开放、公平、包容、科学、可持续的制度供给,以绿色金融催化技术创新和绿色治理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