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官网直营网站】 @:全南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24日在全南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饶海莲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南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稳住、进好、调优”的经济工作思路和全面建设“六个江西”【1】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2】,着力打造“四地”【3】,加快建设“四区”【4】,以更高水平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等国家、省、市荣誉75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县国民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调优,6个指标增幅居全市前5位,其中GDP总量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6.94亿元,同比增长5.9%、列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列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列全市第4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93万美元、增长93.6%、列全市第5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557元、13132元,分别增长5.5%和10.2%,增速分别列全市第5和第3位。此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7亿元、同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6亿元、增长5.2%,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1.16亿元、增长9.6%,出口总额15.93亿元,较好完成了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稳经济大盘成绩喜人。一是政策合力成效凸显。以超常规举措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实施应对疫情助企纾困“34条”、稳经济促发展保就业“38条”、稳住经济发展“28条”接续措施,搭建“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和1000万资金池,为102家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69亿元,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89亿元、财政补助4832万元。二是积极扩投资促消费。全力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5】,常态化推进节假日“两不停”,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4场,实施“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30个、已完工82个,完成年度投资125.2亿元,其中18个省大中型项目、6个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44.37亿元、95.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51.3%、151.5%。争资争项战果丰硕,争取上级到位资金37.2亿元、增长31%,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基金项目分别为12个、2个,总资金分别为14.3亿元(较上年增长70.5%)、1.72亿元。消费市场加快回升,举办“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双品网购节”电商助农营销等20余场商贸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200万元,网络零售额破3亿元、达3.17亿元,增长18.5%。三是稳岗政策生根开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3场,为41家重点企业送工5291人、吸纳实习生167名,开发见习岗位251个,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91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99人,为271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金302.78万元,为129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02.86万元,为1586人发放失业补助金158.6万元、320人一次性创业补贴160万元。
(二)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一是工业倍增提速提质。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引进北方稀土、赣锋锂业等41个工业项目,其中8个项目实现当年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破100亿元、达100.9亿元、增长30.8%,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分别达42.2亿元、54.3亿元,分别增长20.6%、60.5%,实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园区企业营收破100亿元、达101.9亿元,2021年开发区争先创优省级考评列全省第25、全市第8名,工业园调区获省政府批复同意,龙门工业新区加速建设,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厂房18.24万平方米。二是服务业发展加快恢复。出台实施促进服务业行业高质量发展“8条”等政策措施,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6.8亿元、增长15%。康养旅游稳步发展,全年接待游客629.44万人次、增长23.3%,旅游收入49.88亿元、增长39.3%,获评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攀岩小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雅溪古村获评全国旅游重点村,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全省青少年攀岩锦标赛。三是数字经济初显成果。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建成“智慧全南”应用和示范场景383个,上云上平台企业达685家,大吉山钨业数字化矿山开发及5G智能管控运营一体化项目入选省级数字技术应用“机会清单”,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市级第一批数字经济集聚区。签约引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11个,4个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6个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和年度投资完成率均列全市前列。
(三)改革创新全面深化。一是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开展“四减一优化”专项行动【6】、“四大”专项治理【7】,开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预警平台,推动减环节475个、减材料168项、缩减时限53.3%。设立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300余个高频事项与11省20个地区“异地受理、协同联动、远程办结”,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免费双向速递”,建成“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平台。创历史性实现百亿级国有企业和AA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办理全国首例稀土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中药材科技小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共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电子信息产业园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招商引才成效明显。建立25支招大引强队伍,全年外出招商261次,举办(参与)招商推介活动20次,引进项目53个、签约金额379.22亿元,其中“5020”项目【9】7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7名,推荐高技能领军人才2名,发放人才补贴640余万元。
(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一是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连续第3年被评为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县,建成全域旅游交通服务中心、快递分拨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期)等项目,“一江两岸”全线贯通,改造县文化广场、二小安置房和老食品厂家属房等老旧小区。推进示范镇建设,陂头13个示范镇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考评验收。二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脱贫户劳动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40.3万元,在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中获评“好”的等次,被评为全省2021年度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考核先行示范县A级第1名。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88万亩、产量达6.66万吨,生猪出栏、存栏分别增长35.3%和17.6%,新增大棚面积1330亩,建成有机蔬菜基地4000亩,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有机蔬菜品种21个、富硒产品32个,获评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省“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县级先行标杆,自然之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现代牧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是美丽乡村生态宜居。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全省第二批“美丽活力乡村+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新(改)建农村户厕425座,建成“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新农村点6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2座,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庄9个、示范庭院1200个。
(五)生态优势更加巩固。一是生态价值加速转化。开展省级生态产品动态变化监测试点和GEP【10】核算试点,建成GEP数字化服务平台,2021年全县GEP达554.59亿元,约为该年度GDP的5.69倍。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有效管控“两高”【11】项目,完成新能源发电装机22.46万千瓦,国威锆铪、盛和新材料等项目能评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单位GDP能耗下降5.8%。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春雷行动”,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达时序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达98.2%,PM2.5【12】年均浓度值15微克/立方米,过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三是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加快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7平方公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1.6万亩,改造低质低效林4.2万亩,种植灵芝、铁皮石斛等森林药材2000亩,新增1个国家、1个省级绿色矿山,天排山风电项目获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六)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一是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年民生支出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4%,18个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改建职业技术学校,第三公办幼儿园、燕园实验中学高中部、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面投用,人民医院康复大楼、疫情防控集中收治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即将竣工,新增托幼园位630个、上学座位1200个、医疗床位300个、养老点位80个、停车车位730个、如厕厕位389个。二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广高速全南北站建成通车,新建桃江源大道至学府路等4条城市道路,新(改)建道路61公里,打造双千兆创新应用4个,新开通5G基站73个,1.1万千瓦国电投工业园屋顶光伏实现并网发电,冷链物流园建成运营,长输管道天然气实现通气。三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出台实施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商品住宅库存去化时间处于合理区间。政府债务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非法集资陈案积案全部办结,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良好,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圆满完成,公众安全感综合排名全省第2、全市第1,公检法满意度居全省前3,连续第12年获评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第5年获评平安赣州建设先进县。
总的来看,在面对艰难繁重的改革任务、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需要说明的是,受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疫情的散发多发和汛情、旱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显现,居民收入水平降低、消费意愿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出口订单剧减,经济增长动能减弱,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个指标增幅低于全年计划。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严峻,bet36体育在线: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项目支撑力不强,消费性服务业复苏有待加快,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招大引强仍需发力,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着力打造“四地”、加快建设“四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南新篇章。
(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9.2%左右,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稳中有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完成计划(草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加快工业倍增升级。坚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加快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围绕智能装备制造、光电显示、电子基础材料、稀土锆铪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总投资301.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6.8亿元,建成台正智能、芯和科技等项目,打造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威锆铪、盛和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进赣锋锂业二期、华琼锂电等项目建设,力争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均突破60亿元。大力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和上市“映山红”行动,支持瑞隆科技、络鑫科技等企业梯度上市,新入规工业企业15家,新培育营收超30亿元企业1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2家以上,确保规上工业营收增长30%以上、总量突破135亿元。引导盛全新能源等优势企业申报省级军民融合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推进园区“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200亩以上、闲置厂房5万平米以上,启动新一轮工业园区调区扩区工作,加快建设龙门工业新区、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七期,再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米,力争园区企业营收增长30%以上,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上实现保位争先。
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全年纳入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发明专利46件以上,支持松岩冶金申报“瞪羚”企业【13】。支持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稳定在2%以上,创建产学研用园区公共研发中心,力争新增省级创新平台或载体1个以上、市级创新平台3个以上。加强引才育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与中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推行“周末工程师”“双聘制”“第三方引才”等柔性引才模式,引进bet36体育在线-【官网直营网站】 @:高端技术人才。
3.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以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平台,聚焦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半导体照明、信息安全和数据服务等基础赛道,引进数字经济产业项目18个以上,力争数字经济综合指数评价争先进位。推动数字产业化,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工程,新开通5G基站80个以上,5G网络实现县域全覆盖。加快产业数字化,培育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上云企业突破1000家,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力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推广“智慧全南”,建设产业分析、精准招商、企业服务等应用场景。
(二)聚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大激发内外需求活力
1.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实施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14】,全年计划实施省大中型项目18个、总投资237.3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8.66亿元,计划实施不含前期的县“八大行动”项目128个、总投资593.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1.09亿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工建设寻全高速西延,启动G535汶坑至吊兰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一期)等工程,完成县自来水厂3万吨/日扩容、大吉山矿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实施255户棚户区改造。
2.促进消费全面恢复。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举办客家美食节、商贸企业“消费促进季”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壮大商贸服务业,丰富河边街、国际商贸城等消费场景,发放500万元电子消费券,建成维也纳酒店,启动城厢、金龙和龙源坝镇3个商贸中心建设,打造“一江两岸”休闲娱乐主题街区。积极发展线上经济、夜间经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网红直播进农村、智能家电下乡,力争电商零售额突破4亿元。提升文旅消费,实施“引客入全”工程,承办好全国攀岩锦标赛,支持景区景点推出免门票、打折促销等优惠活动。提振住房消费,引进优质房地产项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提升开放合作深度。全面深化融湾合作,建立大湾区对接会商机制、深赣对口合作事项,探索与大湾区城市共建“飞地”产业园区。依托全南北互通,提升北线片区开放水平,推动龙下、社迳等北线乡镇步入发展快车道。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办好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会、“引企入全”等招商推介活动,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招商方向,新引进10亿元项目16个以上,其中“5020”项目4个以上。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好项目,争取上级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
(三)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
1.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建设桃江新城,打通雅溪路至工业大道、桃江新区学校北侧等道路,实施桃江源大道“白改黑”工程,规划建设员山片区城市综合体、桃源里商业综合体。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新车站改建农贸市场、百年广场改造升级等工程和老公安局家属楼、工行家属楼等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城区停车位700个。坚持“四精”理念【15】,完善提升南迳、龙源坝、陂头示范镇,补齐圩镇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市政公共设施管护水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能力,推进生活及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1234”工作法【16】和“三个三”防贫监测工作机制【17】,抓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管理,提高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生产经营性和工资收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展乡镇经济,做活农村资产资源,开展乡镇“一级财政”试点,力争9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45万元。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编制完成重点村庄“多规合一”规划,加强农房管理和风貌管控,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建设60个新农村点,创建9个示范村庄,新(改)建农村户厕409户,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公里、危桥5座、饮水工程98处,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
3.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蔬菜产业品质化发展,建设提升标准化蔬菜基地,新(改、扩)建规模蔬菜大棚1200亩,发展有机蔬菜基地5000亩,新增中药材1000亩、脐橙500亩,扶持高峰公司争创国家农业龙头企业、自然之星和丰源牧业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建设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区,争创全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标杆示范县。生猪绿色发展,生猪年出栏稳定56万头以上,支持现代牧业建设供港供澳生猪基地。唱响富硒品牌,大力发展灵芝、厚朴等特色产业,新增富硒产业示范基地2个,认证富硒农产品4个、绿色产品7个、有机农产品30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建成年屠宰禽类1000万只以上的屠宰场,力争特色水产突破1000万斤、蛋鸡养殖突破100万羽,支持企业发展屠宰加工、分级包装等产品业态,完善城乡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助推农产品附加值惠及农民。
(四)聚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奋力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区
1.筑牢生态绿色屏障。巩固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1.9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2%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建成污水管网提质增效二、三期工程,加快乡镇医疗废水处理、武坊山备用水源规范化保护等项目建设,过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稳居国家Ⅲ类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18】,完成水土流失治理6.5平方公里、松材线虫疫木林地除治1.7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4.2万亩,新(改)造油茶林1.16万亩,做好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工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2.畅通价值转型通道。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推进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等自然资源权益交易,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19】实践创新基地。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21】,建立“两高”项目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固投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3.推进康养旅游发展。坚持“生态+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提升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鼎龙·十里桃江一期尽早开业运营,启动建设天龙山景区天龙湖板块,推进攀岩小镇二期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大湾区旅游康养目的地。加强文旅产业招商,引进市场主体开发茅山森林康养、户外汽车营地等项目,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和管理人才,规范雅溪景区运营管理,进一步丰富景区业态,提升服务品质。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点,完善“吃住行游购乐”全链条要素配套,唱响“绝美全南更胜画”旅游品牌,力争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2亿元以上,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聚力深化改革增进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1.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新一轮对标大湾区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专项整治,打响“全速办”营商环境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开展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22】、“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23】城市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提升政企圆桌会议、安商扶商挂点帮扶等制度,深化实施惠企政策“集中办”、全产业“一链办”、政务服务“跨省办”等服务,抓好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困难,全年为企业减负2亿元以上,打造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县。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19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400人以上,用好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推进松山幼儿园秋季开园,加快燕园实验学校二期建设,分步实施中小学校舍及配套设施维修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全南第五小学、第四中学,新增托幼园位480个、学位800个。建设健康全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村医大专定向生培养计划,推进智慧健康小屋、人民医院康复大楼等项目建设,建成1个公立示范医养结合机构。
3.兜底社会保障底线。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新(改)建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改造提升2个乡(镇)中心敬老院。开展全民参保精准扩面攻坚行动,推进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高质量办好第29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国家攀岩集训队选拔赛,规划建设群众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向乡村延伸。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推进双拥文化街建设,建设大曾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力争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县。
(六)聚力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全南
1.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巩固涉粮问题专项整治和粮食安全交叉审计成果,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6万吨以上。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实施21个电网改造单体项目,优化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加快城乡天然气管网、大唐乌梅山二期风电场、楠木山和瑶山风电场等项目建设。
2.有效化解风险挑战。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经济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保持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优化财政收支平衡。
3.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能力建设,启动应急综合管理项目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引领,扎实推进平安全南、法治全南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绿色殡葬、气象、审计、信访维稳等工作。
各位代表,实现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团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做示范,感恩奋进勇争先,抢抓机遇、乘风破浪,着力打造“四地”、加快建设“四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南新篇章!
附件:1.全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名词注释
附件1
全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2022年 |
2023年 |
||||
全年计划 |
全年完成 |
增幅% |
|||||
总量 |
增幅% |
总量 |
增幅% |
全市排位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12.38 |
9.5左右 |
106.94 |
5.9 |
2 |
8左右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10左右 |
— |
9.1 |
4 |
9左右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7.82 |
5.5以上 |
7.57 |
同口径10 |
16 |
4.5左右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11左右 |
— |
15.9 |
1 |
12左右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54.59 |
12左右 |
51.26 |
5.2 |
13 |
8.5以上 |
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 |
亿元 |
60.84 |
9左右 |
61.16 |
9.6 |
13 |
9.2左右 |
#引进5020项目 |
个 |
4 |
7 |
— |
4个以上(申报3) |
||
亿元 |
80 |
156 |
— |
110 |
|||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
万美元 |
市级下达800 |
7左右 |
393 |
93.6 |
5 |
稳中有进 |
出口总额 |
亿元 |
- |
量稳质升 |
15.93 |
-12.62 |
16左右 |
稳中提质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5532 |
8.5左右 |
34557 |
5.5 |
5 |
7.5左右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3222 |
11左右 |
13132 |
10.2 |
3 |
11左右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 |
103左右 |
— |
102.4左右 |
— |
—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5.5以内 |
— |
— |
— |
5.5左右 |
备注:1.根据财政部要求,各级各地需将2021、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返加到财政收入中计算同口径增幅并公开,以便更准确反映财政运行实际情况;
2.自2022年7月起,原省商务厅统计口径的“实际利用外资”指标对外发布数据统一使用商务部统计口径的“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3.为强化招大引强目标导向,新增将“5020”项目数及金额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调度;
4.城镇调查失业率由国家统计局江西统计调查总队统一公布,目前尚未公布。
附件2
名词注释
1.六个江西:创新江西、富裕江西、美丽江西、幸福江西、和谐江西、勤廉江西。
2.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三大战略”,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八大行动”,工业倍增升级、科技创新赋能、深化改革开放、乡村全面振兴、城市能级提升、美丽赣州建设、提高民生品质、党建质量过硬行动。
3.着力打造“四地”: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农副产品直供地、对接合作新高地。
4.加快建设“四区”:加快建设全市全省的乡村振兴先行区、生态文明样板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品质生活引领区。
5.项目大会战: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六大领域项目会战。
6.“四减一优化”专项行动:“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收费专项行动,“一优化”:优化审批机制专项行动。
7.“四大”专项治理:“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8.“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是行业中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的企业。
9.“5020”项目:国家级开发区每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超50亿元的产业项目,省级开发区每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超20亿元的产业项目。
10.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也称生态产品总值,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用于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
11.两高:高耗能、高排放。
12.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3.“瞪羚”企业: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
14.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大交通”建设、水利和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领域实施攻坚行动。
15.“四精”理念: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16.“1234”工作法:分别指“一本台账”抓整改、“两张清单”定标准、“三类管理”促帮扶、“四项机制”保长效。
17.“三个三”防贫监测工作机制:分别是“三线预警、三级研判、三类帮扶”。
18.河(湖)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湖长制”指在有湖泊的市、县、乡、村设立“湖长”,负责辖区内湖治的保护和管理;“林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负责辖区内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19.两山: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
20.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某一时点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1.碳达峰“十大行动”:实施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4个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配套实施节能减排降碳增效、循环经济降碳、科技创新引领、固碳增汇强基、绿色低碳全民、试点示范创建等6个保障行动。
22.一件事一次办:将企业群众原来需要前往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多件事,通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打包”成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现只填一张表、只提供一套材料,一次办好相互关联的多件事。
23.“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全面推行电子印章,通过系统自动调取政府部门出具的各种证照、证明、批复等企业群众办事材料,拓展电子印章、电子证照使用领域,深化数据共享互用,实现企业群众“免证办事”“网上办”“一次办”。